
“在圈子里,我是打游戲最厲害的那個人,我覺得自己能打職業電競……”
在成都一家電競教育機構里,一年能招收100多位學員,其中90%都是此類“斗志昂揚”的青少年。他們中,多多少少存在厭學、沉迷游戲等問題。而經過專業培訓與各類模擬比賽,大部分人最后都能認清自己與職業選手的差距,回歸現實。
這樣的培訓有一個特殊的稱呼,即“電競勸退”業務。有網友戲稱之為“青少年覺得自己水平可以打職業,不想上學,讓家長送他們去打比賽當電競選手勸退業務”。
據了解,目前“電競勸退”業務市場前景良好,家長們對此呼聲越來越高,近幾年幾乎成了電競教育機構的主營業務。
資料圖
癡迷游戲被疑自閉,培訓后知道自己啥水平了
“我的孩子有自閉癥。”這是小帥父母這幾年遍尋名醫的原因,為此,夫妻倆前后花費了五六十萬元。他們不理解自己的兒子,不明白他為什么那么不愛言語,為什么那么厭惡上學,為什么總是呆呆傻傻的,以及為什么只愛游戲。
讓14歲的小帥著迷的,是名叫“守望先鋒”的游戲,一款風靡全球的第一人稱射擊游戲。這個游戲,以未來地球為背景,講述人類、守望先鋒成員和智能機械的恩怨糾葛。每位對戰英雄,都有各自標志性的武器和技能。
在中國眾多青少年玩家中,守望先鋒游戲分數大約達到4200分的青少年,就能參加國內青訓(青少年專業培訓),而小帥熱衷于此,在大量時間與精力供給下,他的游戲分數能接近4000分。
眼看著孩子言行舉止越走越遠,夫妻倆再也沒有辦法。在最后一次嘗試中,通過朋友介紹,他們找到了位于成都的翼之夢電競教育。這是一家提供電子競技培訓的第三方教育機構,經過培訓選拔的高素質人才,將有機會成為電競職業選手。
培訓期間,一整天超強度的訓練和模擬比賽,把小帥的時間塞得滿滿當當。一次培訓結束后,小帥父母有了驚喜的發現。“孩子終于跟我們說話了!”他們這樣向機構負責人侯旭分享道。
長時間的培訓沒讓小帥獲得想要的成績,小帥慢慢對自己的“水平”產生了疑惑。一盆冷水下去,小帥漸漸對自己以及這個行業有了清醒的認識。
資料圖
9成達不到職業水平,“電競勸退”市場需求很大
夢之翼90%的業務就屬于這種勸退業務,按照侯旭的話講,這是一項“正確引導青少年電競價值觀”的業務。
電競勸退業務的產生是一個意外。身兼成都電子競技產業協會秘書長的侯旭回憶道,大約3年前,翼之夢的想法還比較簡單,就是為有需求的年輕人打造一個專業的培訓基地,提升普通人的水平,當時并沒有意識到市場對電競“勸退”的需求。
慢慢地他發現,大部分報名的人是13到18歲的青少年。他們普遍想通過一段時間的培訓,達到俱樂部青訓標準,從而走上職業選手這條道路。
“但實際上,電競是很殘酷的。你的生理條件反應、意識方面、團隊合作能力、人的整體性格配合等,是一個綜合素質的考驗。”
侯旭坦言,很多小孩的心態是——我在我的圈子(學校、小區等)是厲害的,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,至少90%以上的孩子都是無法達到職業選手的水平,很多孩子不是很能明白這一點。
“我們的作用就是讓他接受一次社會的敲打,讓他知道自己的定位到底是啥,讓他正確認識自己確實是沒有天賦的?!焙钚裾f道。
“我們主要做短訓,兩三個月內給一個類似體檢的報告,給一個結論——這個孩子是不是真的適合打職業。時間不長,卻能讓孩子和家長都能認清現實,所以很多家長愿意來找我們。”
侯旭告訴記者,目前很多家長的心態是,自己的小孩喜歡電競,便給他一個機會。如果他有天賦就去,如果沒有則希望他正確認識并選擇自己正確的道路。
侯旭介紹,他們機構成立于2017年,每年招收學員100多人,其中青少年占90%以上,只有5%的學員有機會進入青訓。
在和大部分青少年家長溝通中,侯旭得知,這些滿腔熱情認為自己能夠成為職業選手的孩子,多多少少有厭學、孤僻等問題,只是程度有別。
經過“勸退”后,90%的學員能夠認清自己,成功率較高。“目前,很多家長都來咨詢,可以說這個業務的市場需求量是很大的?!焙钚癖硎?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