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“離家最近的幼兒園卻上不了,幼兒園為什么不能劃學區?”從上月起,我市各幼兒園陸續啟動招生報名,但不少家長卻面臨孩子無法就近入園的尷尬。
記者了解到,2015年《江蘇省“十三五”教育發展規劃》中確實提出要建立幼兒園服務區制度,也就是“劃片入園”。南京何時才能實施?就近入園難在哪?記者進行了采訪。
“入園難”困擾家長
家住江寧區的馬女士家附近有兩所幼兒園,步行都是10分鐘以內,沒想到上個月去報名時,兩家幼兒園都答復“沒有名額了”。最后,她好容易才托關系在離家4公里多的一所民辦幼兒園給孩子報了名。
和馬女士有同樣遭遇的還有家住龍江的許女士。“除了一家稍遠的民辦幼兒園,附近其他公辦幼兒園都滿了。好多家長都是讓孩子提前上托班,占個坑,像我家女兒這種直接上小班的,真是難上加難。”許女士說,她的朋友此前給2歲多的孩子報了一家幼兒園的親子班,為的就是將來能確保入托,平時孩子身體不好經常不去上親子班,她還笑話朋友浪費錢,如今想來只覺得自己“太天真”。
孩子上小學可以按學區入學,至少有一所公辦校保底,上幼兒園為啥不能“劃學區”?采訪中,不少家長認為,3歲左右的孩子不適合去路途太遠的地方上幼兒園,小區周邊的幼兒園應該滿足適齡兒童就近入園的需求。
城區尚不具備實施條件
實際上,給幼兒園劃分學區,教育部門早有考慮。2015年發布的《江蘇省“十三五”教育發展規劃》中,明確提出要建立幼兒園服務區制度,所謂“服務區”就類似于小學的學區,每所幼兒園對口覆蓋附近的幾個小區。幼兒園不得拒收服務區內的孩子,家長也有選擇服務區外幼兒園的權利。目前省內無錫已經開始試點。
南京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說,去年上半年我市已經在高淳進行“劃片入園”試點,一個區域內劃定幾所幼兒園,家長可以選報其中一所。如果報名超過計劃,由教育部門進行調劑。但這種方式在全市推開還不現實。
“學前教育服務區的推行需要多個條件,包括區域內學位數量充足、辦園質量基本相當、普惠性學位數量充分以及幼兒園布局相對合理等。高淳之所以可以試點,就是因為區域內大部分地區幼兒園數量比較充足,收費標準也差不多,辦園質量相對均衡。但是目前城區尚不具備這樣的條件。我們正在加快推進數量、質量各方面的建設,以期盡早滿足推廣服務區的條件。”這位負責人說,此前,我市也組織了各區相關負責人到無錫、杭州等地調研,要求各區盡快拿出推行學前教育服務區的方案,鼓勵有條件的區先行探索試點。
采訪中,一位幼兒園園長坦言,“二孩”政策放開后,首批出生的“二孩”到了入園年齡,導致區域內孩子遠遠超過幼兒園的學位數,這也是短時間內幼兒園無法推行服務區的原因。另外,一些幼兒園屬于集體辦園或者是單位、企業投資合作辦園,部分名額需要傾斜,也是原因之一。
今年新改擴建幼兒園25所
記者了解到,為了解決入園難,這幾年我市采取了不少措施。
根據教育部門計劃,我市將進一步推進“幼兒園增量工程”,到2020年,全市新增幼兒園學位5萬個,每1萬人左右常住人口至少配建幼兒園(點)總規模不少于12個班。僅今年一年,我市就將新改擴建幼兒園25所,增加學位近萬個。其中,城區幼兒園主要通過改建擴建的方式,郊區和新建小區則新建配套幼兒園。
與此同時,我市還將重點加大對城鄉薄弱園、新建園和民辦園創建支持力度,今年將創建省、市優質幼兒園30所,省、市優質園就讀幼兒比例達到87%。預計到2020年,全市公辦園在園幼兒占比主城區不低于70%、其他區不低于80%。
“一方面,超前規劃布局學前教育資源,將缺額納入規劃盡快補足配齊到位。另一方面,全面提升幼兒園辦園質量以及教師素質水平。通過這些方法,爭取盡早在全市建立幼兒就近入園保障制度。”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說。
本報記者 錢紅艷